三江源首期“生态管护员”公益训练营:水往下流 爱向上溯
抖音优惠券
2023-11-03 15:41
208
三江源首期“生态管护员”公益训练营:水往下流 爱向上溯
香巴是三江源地区的藏族牧民,也是一位公益生态管护员,每天要走十几公里进行园区巡护。2020年9月15日,香巴要到玉树参加一个特别的训练营。
香巴生活在三江源,这里是大自然的“极地”,自然条

件恶劣,生态环境脆弱。香巴对自然,对人与自然的关系,有着更加深切的认识和感悟。他常常想,为什么口罩会成为今天人人不能离开的东西?人与自然为什么要用“口罩”来打隔断?香巴参加的这次训练营,就是为了打掉“口罩隔断”。“三江源生态管护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首期主题训练营”由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、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北京红林制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。和香巴一起参训的50名三江源生态管护员齐聚玉树,在为期6天的培训中,学习水源地保护、高原巡护、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技能和知识。在这个“中华水塔”上,共同探索生态薄弱地区的保护养护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、以及多样性生物的共生共荣。
用香巴的话来说,就是为了让人们——“摘口罩”。
我离你很远 你离我很近
“我离你很远,相距2500多公里。但你离我很近,我们祖祖辈辈喝的黄河水,就从你的脚下流到我们家,可以说,我天天见你。”在这次训练营上,有一个特别的仪式——认亲!来自山东华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杰,视频认亲。
郑杰介绍说,他生在黄河入海口,曾亲眼见到黄河断流,自行车来回穿行在河道。他深切感受到黄河断流给下游人民带来的灾难。2019年郑杰参与了“心系母亲河养护三江源”公益活动,个人捐赠5000元,资助三江源生态管护员。“我家珍藏着一瓶采自三江源头的水,看到它,就如同见到圣洁美丽的黄河源头,虽然我们距离很远,但生活息息相关。”
“心系母亲河 养护三江源”大型生态公益项目发布仪式
“心系母亲河养护三江源”大型生态公益项目,由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于2019年共同发起,该项目通过对三江源地区管护员进行培训,提升他们的专业化、职业化能力,更好地保护生物宝库,保护水源和生态屏障。
公益项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,更多的人知道了三江源和生态管护员。同为来自山东的矫超和张国华,分别捐赠5000元,资助管护员培训,还有更多人,用各种方式,尽己之力,奉献爱心。
山、水、塔、人
三江源,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。这里有圣洁的山,山头的积雪如哈达般洁白;这里有清澈的水,水天一色如蓝宝石般通透。长江、黄河、澜沧江的第一滴水从这里流出,养育了世世代代华夏儿女。
然而,这里也是生态系统最脆弱和敏感的地方,是最需要珍爱和保护的地方。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任永禄介绍:“目前有17211个生态管护员,全面实现了园区‘一户一岗’,对牧民脱贫解困、巩固减贫成果发挥了保底作用。同时,他们也是三江源生态保护的生力军。三江源的生态保护和建设,终归要由一代又一代的三江源人来做”。
“然而,他们生态管护的基本知识、新时期生产生活的技能还比较缺乏爱向上。”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副秘书长马景全程参与本次训练营,在和管护员的深入交流中,她感受到能力提升的迫切,“长久的机制建立也是非常必要的。这次专家培训管护员,是一级培训,我们还要有二级、三级培训,让参训的管护员把所学带回家乡,传授给牧民。”
同济大学郭光普老师的“生物多样性”课上,50名学员都分别有一个动植物名字。“我觉得很有意思,我的名字叫猎隼,我喜欢它的勇猛。”查旦乡的尼玛曲然还特意爱向上查了猎隼的习性,“老师上课就喊我们动植物的名称,安排大家游戏互动,这样大家了解了很多珍稀动植物,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,大自然的万物都有联系,一个都不能少。”
郭光普老师认为:“组织方安排给每位学员取一个动植物名字,非常有创意。”
还有蔡静雯老师的“水源保护”,扎西老师的实地参访,让学员学习到一线生态保护的技能;来自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巴桑拉毛老师和尕塔老师,则更多从国家政策、三江源现状以及管护员职责上让大家有更高的认识。
“我太幸运了,这是我参加过最好的培训。但是我们那么多管护员,那么多牧民,他们不懂汉语,不会讲普通话,一辈子都没有学习机会。”莫云乡的尕玛达杰对记者讲,“回去后不能懒,嘴多动一下,脚多跑一下,给乡里人都讲爱向上讲。” 尕玛达杰打开手机,里面满满的课程录音,“我怕忘记,都录下来了。我回去就组织大家学习。”
网红豹豹和网红口罩
“地球是个大家园,我爱美丽三江源,每人都来捐一元,共同关爱管爱向上护员,小明小红你我他,共画环保同心圆!”朗朗上口的儿歌,在2020年世界地球日,传遍各大论坛、贴吧、群聊,“大家一起来读YUAN”的文章下,百条留言及评论。还有爷爷带着孙子,老师带着学生,把这篇文章作为学习内容,读着“五个YUAN”,了解三江源。
同时,“天、地、人、物、时”五张系列海报,掀起投票热潮。“选你所爱爱你所选”,四千多人投票,还有千人爱心捐款。“豹豹”成为了最具人气的“小网红”:爱雪豹,爱三江源珍稀物种,保护生物多样性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!
6月5日世界环境日,“AI65口罩”以50万微博话题阅读量,一时成为“网红口罩”,“戴口罩的豹豹”和“平衡木上的豹豹”让小雪豹再度刷屏。
“未曾想豹豹成为大明星,未爱向上曾想五个YUAN成为滚烫词,还有三江源,还有第三极,成就它的,是你!”在基金会连续的宣传热潮中,火了豹豹和口罩,其实是让三江源和管护员更加广为人知,让保护三江源成为人们的共同心愿和美好行动。
我爱你 请你爱她
“郭老师给我们讲了如何保护自己,处理人兽冲突;尕塔老师说我们要学会垃圾分类,不要吃垃圾食品,很暖心。”扎多县阿多乡成来南加和记者说起这几天的感受,“有理论,还有具体的方法;有宏观政策,还有实操经验;更为贴心的,是教我们自我保护。”
“除了环保课程之外,我们还安排了现代牧场经营等内容。对管护员来说,能力提升是一部分,最根本的是让他们有更美好的生活。” 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理事长汪文斌说,“我们支持、帮助、关爱管护员,是为了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,更有意识和能力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源。我们也希望更多人加入我们,爱心养护中华水塔,万众永续民族血脉!”
中共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龚维斌曾深入到三江源调研,他认为:“‘心系母亲河养护三江源’生态公益项目选点准、方式好、模式新。立足于管护员的美好生活建设,是非常用心和到位的。人是生态养护的核心要素,抓住人的能力建设,三江源保护才能永续。”
本站涵盖的内容、图片、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,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!谢谢大家!
三江源首期“生态管护员”公益训练营:水往下流 爱向上溯
香巴是三江源地区的藏族牧民,也是一位公益生态管护员,每天要走十几公里进行园区巡护。2020年9月15日,香巴要到玉树参加一个特别的训练营。
香巴生活在三江源,这里是大自然的“极地”,自然条
香巴参加的这次训练营,就是为了打掉“口罩隔断”。“三江源生态管护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首期主题训练营”由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、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北京红林制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。和香巴一起参训的50名三江源生态管护员齐聚玉树,在为期6天的培训中,学习水源地保护、高原巡护、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技能和知识。在这个“中华水塔”上,共同探索生态薄弱地区的保护养护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、以及多样性生物的共生共荣。
用香巴的话来说,就是为了让人们——“摘口罩”。
我离你很远 你离我很近
“我离你很远,相距2500多公里。但你离我很近,我们祖祖辈辈喝的黄河水,就从你的脚下流到我们家,可以说,我天天见你。”在这次训练营上,有一个特别的仪式——认亲!来自山东华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杰,视频认亲。
郑杰介绍说,他生在黄河入海口,曾亲眼见到黄河断流,自行车来回穿行在河道。他深切感受到黄河断流给下游人民带来的灾难。2019年郑杰参与了“心系母亲河养护三江源”公益活动,个人捐赠5000元,资助三江源生态管护员。“我家珍藏着一瓶采自三江源头的水,看到它,就如同见到圣洁美丽的黄河源头,虽然我们距离很远,但生活息息相关。”
“心系母亲河 养护三江源”大型生态公益项目发布仪式
“心系母亲河养护三江源”大型生态公益项目,由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于2019年共同发起,该项目通过对三江源地区管护员进行培训,提升他们的专业化、职业化能力,更好地保护生物宝库,保护水源和生态屏障。
公益项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,更多的人知道了三江源和生态管护员。同为来自山东的矫超和张国华,分别捐赠5000元,资助管护员培训,还有更多人,用各种方式,尽己之力,奉献爱心。
山、水、塔、人
三江源,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。这里有圣洁的山,山头的积雪如哈达般洁白;这里有清澈的水,水天一色如蓝宝石般通透。长江、黄河、澜沧江的第一滴水从这里流出,养育了世世代代华夏儿女。
然而,这里也是生态系统最脆弱和敏感的地方,是最需要珍爱和保护的地方。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任永禄介绍:“目前有17211个生态管护员,全面实现了园区‘一户一岗’,对牧民脱贫解困、巩固减贫成果发挥了保底作用。同时,他们也是三江源生态保护的生力军。三江源的生态保护和建设,终归要由一代又一代的三江源人来做”。
“然而,他们生态管护的基本知识、新时期生产生活的技能还比较缺乏爱向上。”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副秘书长马景全程参与本次训练营,在和管护员的深入交流中,她感受到能力提升的迫切,“长久的机制建立也是非常必要的。这次专家培训管护员,是一级培训,我们还要有二级、三级培训,让参训的管护员把所学带回家乡,传授给牧民。”
同济大学郭光普老师的“生物多样性”课上,50名学员都分别有一个动植物名字。“我觉得很有意思,我的名字叫猎隼,我喜欢它的勇猛。”查旦乡的尼玛曲然还特意爱向上查了猎隼的习性,“老师上课就喊我们动植物的名称,安排大家游戏互动,这样大家了解了很多珍稀动植物,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,大自然的万物都有联系,一个都不能少。”
郭光普老师认为:“组织方安排给每位学员取一个动植物名字,非常有创意。”
还有蔡静雯老师的“水源保护”,扎西老师的实地参访,让学员学习到一线生态保护的技能;来自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巴桑拉毛老师和尕塔老师,则更多从国家政策、三江源现状以及管护员职责上让大家有更高的认识。
“我太幸运了,这是我参加过最好的培训。但是我们那么多管护员,那么多牧民,他们不懂汉语,不会讲普通话,一辈子都没有学习机会。”莫云乡的尕玛达杰对记者讲,“回去后不能懒,嘴多动一下,脚多跑一下,给乡里人都讲爱向上讲。” 尕玛达杰打开手机,里面满满的课程录音,“我怕忘记,都录下来了。我回去就组织大家学习。”
网红豹豹和网红口罩
“地球是个大家园,我爱美丽三江源,每人都来捐一元,共同关爱管爱向上护员,小明小红你我他,共画环保同心圆!”朗朗上口的儿歌,在2020年世界地球日,传遍各大论坛、贴吧、群聊,“大家一起来读YUAN”的文章下,百条留言及评论。还有爷爷带着孙子,老师带着学生,把这篇文章作为学习内容,读着“五个YUAN”,了解三江源。
同时,“天、地、人、物、时”五张系列海报,掀起投票热潮。“选你所爱爱你所选”,四千多人投票,还有千人爱心捐款。“豹豹”成为了最具人气的“小网红”:爱雪豹,爱三江源珍稀物种,保护生物多样性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!
6月5日世界环境日,“AI65口罩”以50万微博话题阅读量,一时成为“网红口罩”,“戴口罩的豹豹”和“平衡木上的豹豹”让小雪豹再度刷屏。
“未曾想豹豹成为大明星,未爱向上曾想五个YUAN成为滚烫词,还有三江源,还有第三极,成就它的,是你!”在基金会连续的宣传热潮中,火了豹豹和口罩,其实是让三江源和管护员更加广为人知,让保护三江源成为人们的共同心愿和美好行动。
我爱你 请你爱她
“郭老师给我们讲了如何保护自己,处理人兽冲突;尕塔老师说我们要学会垃圾分类,不要吃垃圾食品,很暖心。”扎多县阿多乡成来南加和记者说起这几天的感受,“有理论,还有具体的方法;有宏观政策,还有实操经验;更为贴心的,是教我们自我保护。”
“除了环保课程之外,我们还安排了现代牧场经营等内容。对管护员来说,能力提升是一部分,最根本的是让他们有更美好的生活。” 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理事长汪文斌说,“我们支持、帮助、关爱管护员,是为了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,更有意识和能力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源。我们也希望更多人加入我们,爱心养护中华水塔,万众永续民族血脉!”
中共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龚维斌曾深入到三江源调研,他认为:“‘心系母亲河养护三江源’生态公益项目选点准、方式好、模式新。立足于管护员的美好生活建设,是非常用心和到位的。人是生态养护的核心要素,抓住人的能力建设,三江源保护才能永续。”
本站涵盖的内容、图片、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,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!谢谢大家!